地处鄂西北的堰河村,
正在上演一场“绿色逆袭”。
这里的茶叶不仅远销海外,
还让村民人均增收2000+。
一片小小的绿叶,
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致富密码?
今天,记者将带您探寻其中的答案。

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茶区的堰河村,拥有1200亩生态茶园,主要生产“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的高香茶。
这里的茶叶不仅受省内外爱茶人士热捧,还远销海外。是什么让一个小山村的茶叶登上国际舞台?
绿水青山孕育优质茶叶。多年来,堰河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养护山林,滋养出一处处碧绿的茶园。这里的茶叶,从萌芽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饱受大自然的润泽。
种植技术创新为好茶叶持续赋能。堰河村的茶叶种植,藏着一个秘密——这里的茶叶是吃特殊有机肥长大的。堰河村村民将牛奶豆浆混进豆饼里,发酵成有机肥料,喷灌到茶地里。这样的肥料不仅能解决土壤板结,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让茶树吸收更多的营养,让茶叶口感更醇厚。

茶叶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堰河村实行“公司+农户”模式,运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依托堰河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统一定价,让每一户村民都成为茶叶的销售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起抱团去做一件事更好,形成的合力让我们的产品走得更远。”襄阳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村民李长建说。
这样的经营模式效果很明显,仅堰河村天艺茶庄,一年就可以生产12000吨茶叶,生产的茶叶40%在省内销售、60%出口到欧美。

茶叶走出去,游客走进来。近年来,堰河村以茶促旅,以旅兴业,发展出茶旅融合的新局面。
“乡村振兴发展得好,游客都来茶厂买茶叶,红茶、绿茶都卖得非常好。”襄阳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村民闵洪莲说。如今,堰河村的茶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持续优化,堰河村凭借其优质的山水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为抓住这一机遇,堰河村迅速行动,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升级。

堰河村还积极引入咖啡馆、书画室、露营基地、乡村研学等新业态,打造出“道乡寻踪游”“茶色生香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多元经济的华丽转身。
如今,堰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2024年,堰河村的游客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一片绿叶不仅改变了堰河村的面貌,还点亮了村民们的致富希望。从荒山到“绿色银行”,从单一产业到融合发展,堰河村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