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晨光漫过长江,
宛如翻开一本古老而厚重的史诗,
倘若把中国看作一部卷帙浩繁、气吞山河的宏伟典籍,
荆楚大地必然是其中熠熠生辉、举足轻重的一册,
每一页都写满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六次亲临湖北考察,
足迹遍及长江岸线、田间地头与科技创新前沿,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化作荆楚儿女踔厉奋发的精神灯塔,
假如湖北是一本书,
你会如何品读?
刚刚过去的三月,湖北以“相约春天赏樱花”的盛景向世界发出邀约。江城樱云与“汉马”洪流沸腾了长江两岸,尽显湖北柔情与豪气交织的浪漫。
四月芬菲,春和景明。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里,武汉成为国内赏花热度最高的目的地。
游客在武汉东湖樱园观赏樱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这片土地的浪漫,是山水与传奇交织的千年长卷。
溯汉江而上,武当神韵于云海演绎太极哲学,神农秘境在原始森林诉说上古传说;
顺长江而下,三峡激流穿越西陵绝壁,李白诗篇随惊涛传颂。黄鹤楼上,仙人乘鹤传说流转千年,成就楚天诗意。
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区。(视界网 周家山 摄)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当下,湖北山水馈赠正化作文旅融合春潮。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8.69亿人次,旅游收入8737.92亿元,同比显著增长。今年,武汉亮相央视《春晚》,电影《哪吒2》带火武当游,恩施、襄阳、咸宁等地特色景点也让世界领略湖北“诗与远方”。湖北正按照总书记指示,加速迈向“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开卷回望,岁月流金。
昂扬的湖北,书写在一组组数据里。从疫后复苏到2024年GDP破6万亿元,湖北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
向上的曲线,见证6100万荆楚儿女的奋斗。
一个个创新瞬间,是智慧与汗水的汇聚。看,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湖北智造,闪耀世界。
一条条畅达通道,是开放与自信的协奏。听,黄金水道巨轮穿梭,新丝路“钢铁驼队”疾驰,花湖机场航班密集起落……中部湖北,通达全球。
武汉阳逻港集装箱码头,货物装卸繁忙有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一项项产业实绩,是高质量发展的注脚。传统产业蝶变焕新,新兴产业聚变成势,未来产业裂变突破,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
2025年2月5日,观众和“神农”人形机器人互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肯定湖北发展,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殷殷嘱托,厚望如山。湖北聚焦聚力“支点建设”,切实推动“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力争未来5年经济总量跨越7万亿元、8万亿元两个台阶。
奋进旋律里,波澜壮阔的“荆”彩正在续写。
荆楚大地,历史绵长,千年文脉点亮“荆楚魅力”,越王勾践剑的寒光、曾侯乙编钟的乐音、三国赤壁的烽烟、辛亥首义的枪声,无不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2024年5月23日,湖北馆惊艳亮相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梦县博物馆凝视“中国最早的家书”时说:“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湖北推动荆楚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千年简牍“开口说话”,构建起跨越数百万年的文明谱系。
荆州熊家冢车马阵的青铜雄风、马山战国墓的丝绸瑰宝、屈家岭遗址的碳化稻谷,共同勾勒出荆楚文化的璀璨星河。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汉剧楚剧黄梅戏的悠扬唱腔,诉说着荆楚大地的人间百态;屈原的《离骚》《天问》,闪耀着思想与文学的光芒,成为千古绝唱。
作为楚文化发祥地,湖北承载着楚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基因。而炎帝神农尝百草、教农耕,开启华夏农耕文明曙光。更早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则将湖北人类活动历史前推至百万年前。这些文化印记层层叠叠,构筑起湖北深厚无比的文化基座 。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和三峡库坝区所在地。
铺开美丽湖北的画卷,遇见灵山秀水,最动人的,莫过于这幅长江百景图:江豚戏水、鱼群洄游、百鸟翔集……这些可爱的生灵与人类一同见证着荆山楚水的绿色蝶变。
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生态补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2024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再次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嘱托“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
牢记嘱托、立足省情,湖北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美丽湖北成色更绿、底色更“新”。
深入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长江干流湖北段连续6年水质保持Ⅱ类,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8%,为“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
长江宜昌段葛洲坝下游大江水域,数只长江江豚在逐浪嬉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中碳登业务规模全球第一,湖北碳市场成交额稳居全国试点省份首位。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起年均6%的经济增长,绿色经济拔节生长。
江河奔涌,绿动荆楚。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在讲述着湖北绿色发展的新故事。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荆楚儿女的精神之河。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这些精神,无不烙印着鲜明的湖北特质。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抗洪抢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湖北保卫战“生命至上、举国同心”……
这一股股强大精神,凝结着荆楚大地开拓进取的气质,也蕴藏着湖北人民无惧艰险的意志。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巡天问地,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湖北运动员郑钦文,为国争光;“白车侠”向险而行……太多的人在天地间勾勒出光芒四射的湖北精神。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复杂交织的一年。
2025年央视春晚武汉分会场黄鹤楼主舞台灯火璀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当前,湖北正处在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
越是发展关键时期,越要提振精神,保持昂扬奋斗!体现使命担当!
合卷之际,
荆楚大地的墨香仍在鼻尖萦绕。
品读湖北这本书,
从来不是浅尝辄止的翻阅,
而是与千万荆楚儿女一道,
在书页间触摸长江奔涌的脉搏,
于字里行间聆听创新拔节的声响,
且让我们继续深耕这册永不完结的典籍,
让荆楚大地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长江云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邮箱:hsspw@163.com
黄石电台广播热线电话:0714-6261033
黄石广电网融媒体中心:0714-6377835
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黄石有线):9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