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极目政情|湖北省委书记为什么推荐这四本书?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4-23 | 433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22日,“长江文脉铸支点·荆楚书香启新篇”湖北省2025年全民读书月暨第十届长江读书节启动仪式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现场发布了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的四本好书。

四本好书分别为:《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为祖国深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AI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新发展与智算经济》《楚脉千秋》。为何推荐这四本书?我们一起来看。

一、《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本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书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分9个专题,共计299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序言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据新华社3月17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

根据党中央要求和学习教育工作安排,从3月21日开始,湖北省委常委会集中4天时间,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3月21日上午,读书班开班动员暨专题辅导报告会在武汉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作开班动员并作专题辅导报告。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好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有力保障。

二、《为祖国深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艳明、温大壮著,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的融媒体报告文学作品。全书共分五章,配有205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用朴素的笔触向读者讲述了黄旭华院士求学、科研、入党和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的人生故事,揭示了他好学、敬业、坚韧、拼搏、奉献的品格,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黄老对核潜艇事业发展的忠贞情怀,以及矢志报国和不断挑战自我、勇敢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作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黄旭华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影响世界华人、共和国勋章、最美奋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重大奖项,其间三次被习近平总书记亲授国家级重大奖励,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2月10日上午,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王忠林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黄旭华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黄旭华同志遗体三鞠躬,作最后送别。

今年以来,王忠林多次活动与院士专家、高端科技人才队伍相关。

1月24日,王忠林在武汉看望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时说,院士专家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用心用情为全省院士专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打造舒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大家在湖北充分施展才华、勇攀科技高峰。

1月6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王忠林出席会议并强调,湖北省各地各部门要永葆闯关夺隘、勇攀高峰的奋进姿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支持科技工作者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干劲,放开手脚创新创造。要锤炼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深入学习研究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当好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师”“天使投资人”“金牌店小二”。

三、《AI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新发展与智算经济》



2024年9月,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并探讨了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兴生产要素驱动下的智算经济时代。全书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人工智能篇、智算经济篇、智能算力篇、技术架构篇和建设实践篇,涵盖了从人工智能到智算经济、从算力沿革到新一代智算中心建设,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案例的全景展示。书中融合多维视角,系统性探讨中美等国的最新产业进展,深入浅出阐释智算力如何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在全省“新春第一会”上,湖北省委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在湖北的科技创新产业中,AI人工智能产业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近年来,湖北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吸引了小米、华为、金山、科大讯飞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华中总部或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形成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湖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同比增长18.07%,与2019年的7892家相比,五年增长了2.8倍。高新技术企业以不足全省2%的企业法人数量,贡献全省60%科技创新成果;聚集70%科创人才,催生1.34万亿产业增加值。按照规划,湖北计划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5万家,培育50家国家级“独角兽”企业;“51020”产业集群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占比80%以上。

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王忠林强调,要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强大动力。

四、《楚脉千秋》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强调,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梦县博物馆后,强调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楚脉千秋》由著名楚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主编,带领读者走进楚文化的时与空,寻找楚文化的根与脉,感受楚文化的光与热。书中通过传颂历史故事,诠释时代精神,启迪今人思维,理趣兼备、雅俗共赏、图文并茂。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建成支点要重点实施七大战略,其中包括“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

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王忠林署名文章《实施“七大战略” 提升“七个能力”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王忠林在文中指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支点建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湖北持续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北文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我们将加强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做好秦汉简牍研究阐释,发挥“五个一”湖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若干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刘玉堂在书中将楚文化精神概括为六点: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而这其中的进取、开放、创新、和谐、诚信等关键词,与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要求颇为契合。

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具体要打造“五大生态”:打造智慧赋能、高效服务的政务生态;打造公平竞争、循环畅通的产业生态;打造才智涌流、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打造功能完善、自由便利的开放生态;打造依法办事、公正透明的法治生态。

来源:长江云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