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从硒资源到硒引擎 ——恩施市厚培营商“硒”沃土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9-24 | 120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8日,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新建1号厂房国标硒蛋白提取车间,两套投入近千万元的硒蛋白提取设备完成调试,投用后将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德源公司硒压片糖果生产车间,工程师进行全自动CCD视觉数粒及智能检重装瓶一体机调试。

8月底,德源核心技术“高活性高安全性堇叶碎米荠硒蛋白标准样品的制备及应用”获美国发明专利商标局授权,恩施州唯一。此前,该技术已获日本发明专利授权,美国专利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德源产品的科技价值和国际影响力,为其拓展海外市场打下了基础。

以科技创新赋能富硒产业做大做强,以优质营商环境厚植富硒产业发展沃土,恩施市不遗余力。

坚持高位推进,通过政策破冰、金融活血、人才聚智、服务暖心多向发力,恩施市持续厚培营商“硒”沃土。上半年,全市硒产业综合产值135.22亿元,其中硒食品精深加工产值45.39亿元;全市涉硒规上企业55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

政策赋能强支撑

“我们有‘三大宝’:世界上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富硒生物圈和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提及“硒”及其产业,恩施市硒资源中心主任石云难掩自豪。

如何变得天独厚的硒资源优势为硒产业发展胜势?

立足“世界硒都”资源优势,恩施市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通过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持续强化政策支撑,厚植硒产业发展政策土壤。

建强组织机构。2024年底,恩施市融合茶叶、蔬菜、畜牧、中药材等产业,成立富硒大产业链,由市政协主席任链长;制订《恩施市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联席制度》,组建恩施市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由市委农办牵头,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科经、卫健、硒中心等部门组成成员单位,汇聚部门力量,明确责任清单,共同打好富硒产业发展组合拳。

“专班每月开一次联席会,现场汇报当月收集的企业需求清单,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安排相关部门‘接单’跟进解决。”石云介绍,6月,德源公司申报堇叶碎米荠集体商标时遇到困难:按照集体商标申报规程,须具备堇叶碎米荠相关县志记载,企业无查询渠道。市硒资源中心在当月联席会上抛出问题,专班现场联系市档案馆。次日,德源公司就拿到了堇叶碎米荠的县志记载。

强化政策保障。今年年初,制定出台《恩施市2025年度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基地培育、设备补贴、品牌建设、科技研发、进规企业培育等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夯实支撑。

真金白银“活”企业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今年,恩施市安排财政资金4384万元,用于扶持富硒产业发展,实施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等十大领域重点项目27个,给予企业设备、科技研发、地标申报、标准化、品牌建设等补贴,药膳示范试点、以富硒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产业强镇项目等富硒产业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已累计奖补企业1319万元。

“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我们只能给企业捧人场,现在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我们也可以捧钱场了。”石云笑着介绍,年初出台的《方案》,明确设立硒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向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与品牌建设等领域倾斜——

对建设高聚硒植物基地的涉硒企业,验收合格后给予200元/亩补贴。在龙凤镇二坡、龙马等村建成400亩堇叶碎米荠种质资源保护育种预选基地的德源公司,目前已获得该项奖补8万元;

对从事硒蛋白产业化的涉硒企业进行奖补。时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硒蛋白》修订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修标成功后将涌现大量相关企业。恩施市对在硒蛋白食品生产、硒蛋白食品提取等方面有突破的企业,其设备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予以60万元至250万元不等的奖补。

对硒科技创新企业实行奖补。与省级以上高校、州级以上科研院所合作从事涉硒相关研究,且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涉硒企业,最高可获得20万元奖补;

真金白银加持,无疑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一大批涉硒企业信心倍增、蓄势待发。

引才借智优服务

前不久,恩施州鑫源粮油商贸有限公司法人李纯林来到恩施市硒资源中心,就该中心引荐高校团队、高科技人才助力公司新品开发专程致谢。

鑫源粮油是一家从事富硒面、富硒粮油生产的本土企业。创办至今30年,已从一个粮油店发展为拥有30项专利的涉硒高新技术企业,年均产值3000万元。

6月,市硒资源中心服务专员走访企业时获悉,鑫源粮油准备开发一款富硒面条,恩施州硒菜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想研发冻干粉、泡发馒头粉等更多富硒产品,希望市硒资源中心能帮忙解决科研难题。7月,市富硒产业链链长带领4家涉硒企业及相关部门到武汉轻工大学,对接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及包装设计。双方一拍即合,迅速敲定合作事宜。

这是恩施市引才借智助推富硒产业做大做强的生动实践。

人才是第一资源。面对硒产业发展不强、涉硒人才不多等瓶颈,恩施市建立涉硒人才库,系统梳理、储备各类涉硒人才,同步探索柔性引才机制,与武汉轻工大学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聘请武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10名教授专家为人才库专员,聘请2名国硒中心博士为恩施市硒产业发展顾问,共同为硒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突破发展瓶颈。

创新推出“硒产业服务专员”制度,精心选派干部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包联,深入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销售等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

作为德源公司的“硒产业服务专员”,恩施市硒资源中心产业发展股股长赵明对该公司情况了如指掌,人才引进、科研导向、企业标准制定等都有他的献力献策。“今年指导我们建立了20个企业标准,还帮我们引荐科研院校,引进1个硕士研究生。”德源公司生产厂长韩明洪对赵明赞誉有加。

5月到企业走访,得知一企业因各种原因尚未获得国补兑现,恩施市硒资源中心副主任陈霖守在市科技局,直到该企业获得国补。

……

“凡是发现的问题,我们都立马解决、不拖不绕,企业的任何事都是大事。”石云寥寥数语,道出恩施市干部“保姆式”服务企业、厚培营商“硒”土壤的担当作为。

扬优成势新“硒”望

9月18日,2025年首届“世界硒都杯”硒创客大赛线上初赛结束,确定科技创新组(高校)6个项目、产业创新组(企业)7个项目进入决赛,决赛将于第十届硒博会期间举行。

“创新是第一动力。硒创客大赛旨在汇聚全国涉硒创新力量,构建‘硒资源开发—硒科技研发—硒产品智造—硒品牌营销’四位一体产业闭环,深度开发恩施硒资源优势,为建成全国富硒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恩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恩施既是硒资源的厚土,也是硒产业发展的沃土。如何以特制胜、扬优成势?

7月,我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富硒农业为支撑、硒蛋白产业化为突破、富硒康养为延伸,加快建设全国富硒产业高地,综合产值突破1100亿元。”

针对硒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头不强、科研投入不够、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等产业现状和短板,恩施市以纲为领、多点发力。

注重招大引强,今年引进上市企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龙凤坝镇投入超亿元创办金贝硒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富硒保健品、饮品、硒药结合等创新研发,目前1期厂房已建好,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助力德源公司与恩施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在白杨坪镇建富硒肥料厂,预计投资1.5亿元,目前已选址七里坪工业园,正着手厂房设计。

持续借力借智加大科研力度,鼓励企业制订标准并给予相应补贴,引导企业更注重品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有机硒认证和硒产品认证,杜绝企业“野蛮生产”,让企业产品更具竞争力;利用硒博会推荐企业优品进场馆,向优质主播推荐严选“硒”物,引领更多硒都好物出山出海。

以硒为贵,因硒而兴。如今,恩施市已构建起以恩施硒物为引领,以“恩施玉露”“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黑猪”“板桥党参”为支撑,以企业品牌为重点的富硒产业品牌体系,其中恩施玉露品牌价值42.72亿元,恩施硒茶品牌价值31.17亿元,恩施土豆品牌价值18.06亿元,“硒都黑猪”入选“2024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产品”。

从硒资源到硒引擎,恩施市通过系统性改革,打造出政策精准、服务高效、要素齐全、品牌响亮的营商环境,蹚出了一条“硒”引力无穷的“硒”望之路。

(来源:恩施日报)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