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美,极目楚天舒”。
走进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仿佛瞬间被卷入一条流动的艺术之江。紫色展板静谧而立,彩色线条奔腾跃动,犹如江水蜿蜒,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艺术气息与灵动节奏。一幅幅作品,是一扇扇通向长江的窗口,映照出她跨越千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时代之变。

连日来,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在武汉热展。展览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汇集来自长江流域各省市艺术家的力作,将持续展至10月12日。
工笔画作品《土家织女》前,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远远看去,还以为是张彩色照片——皮肤的纹理、织布的质感,一切都太真实了。”来自湖北咸宁的游客吴晓宇弯下腰、凑近了仔细端详,连连惊叹。
“这幅作品采用极致写实风格,以1:1比例描绘土家织女正在纺织西兰卡普的场景,历时两年半完成。”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土家织女》作者李乃蔚介绍,“在技法上,用传统‘三矾九染’手法,于熟宣纸上进行数十遍至上百遍的薄染,既透明又饱满,才呈现出了这样的色彩。”

此次展出的130余幅作品题材多元、风格鲜明。聚焦长江沿线标志性景观与当代发展成就,体现出深厚的笔墨功力与时代情怀,勾勒出一幅幅大美长江的盛世图画,将“时代场景”融于笔端。除中国画、油画等经典形式外,设计艺术、雕塑装置、动态影像等拓展门类的比例明显提高。

展览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类主题作品尤为引人注目。生态类作品中有的聚焦长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强烈的视觉语言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少经济类作品则通过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桥梁建设等元素,生动展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脉搏。作品既关注山川形胜,得见江天寥廓,又关注风土人物,着墨日常细节,彰显了长江文化艺术的浩瀚与厚重。

版画《奔荡·之五》是表现长江力量的典型之作。作者许奋多次沿江考察,将水利工程、生态治理及沿岸生活记忆融于创作之中,强烈的黑白对比极具视觉冲击。“我想通过作品将江水奔荡的动态、力量以及一往无前的气势表达出来,以此展现长江所具有的雄浑与壮阔,还有永不停歇的生命律动。”许奋说。

油画《青年科创赢未来》从科技维度诠释长江流域的时代活力。“与传统西方油画常见的单一场景不同,我用蒙太奇手法以多组典型青年科研人物形象与场景错时空组合,并提炼有关前沿、科技、视觉、未来感等核心符号与元素,力图综合表现出当代中国科创生力军的形象与面貌,弘扬青年科学家的时代精神与科研精神。”青年画家黄丝语介绍。
正如李乃蔚所言:“‘新象长江’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座跨区域、跨领域的艺术交流之桥。我们期待以艺术传承长江历史,用笔墨书写时代新象。”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