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繁星璀璨 全域共耀——荆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略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9-17 | 144 次浏览 | 分享到:

阅读提示:荆门市以“错位发展、串珠成链”为核心理念,引导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沙洋深耕新材料、钟祥升级磷化工、京山抢滩新能源……通过差异化产业路径,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主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县域经济也是荆门发展的坚实底盘。放眼全市,沙洋县新能源装备产业不断壮大、钟祥市绿色磷化产业转型升级、漳河新区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以特色产业“串珠成链”,为湖北县域高质量发展书写“荆门答卷”。

荆门全景 张兆宇 摄

特色产业托起发展“基本盘”

走进位于京山经济开发区的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山基地的生产车间,只见一个个智能机械手正不停挥舞,有条不紊地控制切割、串焊、叠焊、层压等20多道工序,一块块光伏组件顺利下线。

一道新能源科技(京山)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京山就业

京山市地处鄂中“旱包子”地区,年均日照数达1910小时,光照资源较好。2022年,京山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引进国内光伏制造头部企业一道新能源。

经过数年发展,以一道新能源为龙头的光伏·锂电新能源产业在京山崛起,产值达到100亿元。

一道新能源科技(京山)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网

光伏·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市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县域主导产业,做足做优“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

沙洋县围绕新能源装备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对标行业先进技术和市场需求,抢抓新风口,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裂变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产业产值向百亿规模跃升。

钟祥市聚焦绿色磷化产业,实施“产值三年倍增”计划,加快磷化工向电子级、医药级转型升级,打造绿色磷化产业基地,再现“中原磷都”风采。

航拍钟祥市胡集镇磷化企业 图片来源:钟祥市委宣传部

京山市锚定光伏·锂电新能源产业、智能装备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强链补链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成链成势,形成引爆点。

东宝区做大做强绿色磷化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在精制磷酸、氟化工上延伸突破;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提升产业层级,着力打造半导体晶圆制造等产业集群。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推动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加快荆门石化“油转特”“油转化”,打造百万吨特种油生产基地;加快固态锂电池等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完善“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原料再生—电池再造”链条;提升汽车产量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水平。

荆门石化 资料图

漳河新区抢抓低空经济风口,建设国内重要的飞行器研发制造基地和国内领先的低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积极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力争在今年全面打开低空经济发展新局面。

“荆门造”AS700在漳河水库上空飞行 资料图

屈家岭管理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田野股份等龙头企业,在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加工上,实现实质性突破。

数据显示,全市上半年汽车和装备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增长25.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绿色化工产业产值增长1.6%,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产值增长33.6%,拉动增长6.5个百分点。

如今,一条条特色产业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托起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盘”。

做好“农”文章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1月9日,正值荆荆高铁通车满月,沙洋风干鸡非遗制作技艺一条街开街仪式暨“风味沙洋 遇见高铁”2025年电商直播活动,在荆荆高铁沙洋西站站前广场举行。

在风干鸡工艺制作体验区,众多游客动手腌制风干鸡,体验一把传承1800多年的美食传统制作技艺。

沙洋风干鸡非遗制作技艺一条街开街仪式暨“风味沙洋 遇见高铁”2025年电商直播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沙洋融媒

沙洋县作为荆门“一只鸡”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风干鸡产业。目前,全县风干鸡经营主体200余家,年生产加工风干鸡3000余万只。

风干鸡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市加快县域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沙洋县锚定打造“中国高油酸菜籽油第一县”目标,持续推进油菜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打造风干鸡百亿产业集群,推广基地养殖、制定行业标准、拓展电商销售,擦亮“中国风干鸡之乡”品牌。

沙洋县油菜种植基地 伍志尊 摄

钟祥市做好“长寿+”文章,拓展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等产业矩阵,推动长寿文化与康养、旅游、休闲等产业相链接。

钟祥全景图 图片来源:云上钟祥

京山市打好“网球+”特色牌,持续培育网球赛事、网球培训、网球装备制造等细分产业链;将“京山桥米”打造成为“江汉大米”的核心品牌,做大做强国宝桥米和京和米业等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能级,建设全产业链。

京山国际网球赛事中心 资料图

东宝区聚焦打造绿色家居品牌特色,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造农林废弃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东宝绿色家居产业园 图片来源:湖北东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引导华中农业等龙头企业发起组建荆门市牛羊产业联盟,吸纳120家牛羊种业、秸秆饲料加工、规模养殖等经营主体加入;创建了“荆门肉牛”区域公用品牌,并上升为省级肉牛品牌。

荆合牧场安格斯肉牛养殖基地  资料图

漳河新区依托漳河Ⅰ类水质优势,做好“水文章”“果文章”,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农业,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发展“活水”。

漳河柑橘 图片来源:漳河风景区

屈家岭管理区擦亮“中国农谷”品牌,抢抓高铁开通机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屈家岭农耕文明遗址 图片来源:农民日报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8.52亿元,增长3.4%。

从单一产业突破到多元产业协同,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体系,我市各地正以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勾勒出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县域经济发展新图景。

县域强则荆门强,县域兴则荆门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驰而不息的长跑,也是不舍昼夜的攀登。下一步,我市各地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壮体量、提速度、增效益,推动县域能级跨越,为加快建设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全省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强支撑。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治军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