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巾帼英雄绽芳华——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的红色传承与时代担当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7-09 | 4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建始县高坪镇的青山绿水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她们是守护平安的“铁姑娘”,是传承文化的“红色使者”,是脱贫攻坚中的“爱心妈妈”,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从1964年建连至今,六十余载风雨兼程,这群巾帼英雄用奉献与坚韧,书写了一部战天斗地、为民服务的诗篇。

“铁姑娘”:

治山治水治穷

盛夏时节,走进高坪镇青花社区,民宿林立,游客如织。在社区一隅,一块梯田静卧在青山与村落之间。“这是老一辈‘铁姑娘’打下的‘江山’。”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连长黄美清语气里满是自豪。

“铁姑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班的别称。1964年高坪镇成立青花女子民兵班,十几名女民兵挥舞大锤打炮眼,砌田坎、背土方、造梯田,参与到“治山治水治穷”中来。

在花岗岩峭壁上,女民兵谭元珍抡起9公斤重的大锤,连续砸下680次,凿出两尺深的炮眼,“八大锤”的美誉由此而来。

姑娘们手上血泡叠着血泡,简单缠上布条便继续投身劳作。靠着她们这股顽强劲头,层层梯田在荒山上拔地而起。

她们战天斗地的精神得到原武汉军区的大力推介,1973年1月,原武汉军区授予高坪青花社区女子民兵班“铁姑娘战斗队”荣誉称号。“铁姑娘”的名号响彻荆楚大地,成为人们心中英勇的象征。

“我们拿得起锄头,同样扛得住枪。” 在建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中心,83岁的黄圣秀每当谈起这段峥嵘岁月,眼里总泛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挥汗如雨、热血沸腾的年代。

红色血脉:

文化传承的燎原之火

2010年4月,高坪镇政府重组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黄美清任连长。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到60人。

走进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训练基地,一群女子民兵正伴随着悠扬的苗族旋律翩翩起舞。她们的步伐铿锵有力,与乐声完美交织,充满活力与力量。连长黄美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唱红歌、学民族舞,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

尽管新时代不再需要扛起钢枪冲锋陷阵,但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始终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在董必武军事活动遗址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走进各个村落,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在各类文艺演出中,放声高唱红歌,跳民族舞,用艺术的形式传递红色力量。

随着高坪镇康养旅游产业兴起,青花女子民兵连勇挑文化传播重担,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先锋队。2014年地心谷景区开业,她们常驻景区进行民俗歌舞表演,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围观,提升了景区人气与知名度,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黄美清始终将传承弘扬本土文化视为己任。她带领女子民兵连向当地传统文化传承人虚心求教,并邀请民俗老师进行系统指导。她们领会了《陪十姊妹》《哭嫁》等土家族民俗婚礼内涵,逐步成为推广民俗文化的“活招牌”,为建始县获评“湖北省土家婚俗文化之乡”立下功劳,高坪镇也因此被评为“湖北土家族陪十姊妹(哭嫁)传承基地”。

如今,在女子民兵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举行土家族传统婚礼。女子民兵连队员黄芳回忆起2021年为儿子举办的婚礼时,满脸骄傲地说:“婚礼是按照土家族婚俗传统来办的,特别有意义。”

凭借对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绎,青花女子民兵连获得广泛认可。她们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两次走进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多次受邀参加州、县文艺汇演,展示高坪镇的民俗文化魅力。

铁骨亦柔情:

“爱心妈妈”团队的温暖坚守

“我愿做一轮太阳,让山里困难孩子每天都沐浴在阳光中。”黄美清和她的“爱心妈妈”团队许下誓言。

2008年,黄美清组建“爱心妈妈”团队,这支由青花女子民兵为骨干力量的队伍,将“铁姑娘”坚韧不拔、助人为乐的精神融入日常帮扶。她们化身为留守老人的“贴心女儿”、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用细腻的情感与实际行动诠释大爱。

青花女子民兵连成员蔡萍等率先行动,将留守儿童接到家中,与孩子们同吃同住,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填补他们成长中的情感缺口;同时,黄晓雪、岳菲等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捐助行列,为帮扶工作注入力量。

十几年间,“爱心妈妈”团队累计与200余名儿童结对,开展“送母爱、送亲情、送温馨”活动超300次。“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捐款捐物,惠及1000余人次,用持续的关爱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让“爱心妈妈”的名字家喻户晓。

聚力绘蓝图:

“铁姑娘”点亮振兴路

2018年,投资金额达15亿元的青花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青花社区,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医养融合、康养融合的蓝图铺展在这片土地上。以唐瑛为代表的青花女子民兵,化身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在项目落地的关键战役中勇挑重担。

面对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硬骨头”,女子民兵连仅用一周时间协调流转1700亩土地,3个月内完成57户房屋拆迁,将搬迁、征地等矛盾化解在村内。“铁姑娘”入户讲政策、算细账,用耐心与智慧破解难题。从田间地头到村民家中,处处可见她们奔波的身影。

随着项目建成,青花社区实现华丽转身:昔日梯田旁建起特色民宿与康养设施,村里顺势成立药材种植、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劳务合作、民宿旅游5个专业合作社,组建青花社区供销社,社区集体年收入达30余万元,村民在家门口捧起“金饭碗”。

在“铁姑娘”精神的感召下,外出打工的毛凤年返乡创业。从民宿选址装修到客源拓展,唐瑛和女子民兵连全程帮扶。村里新建的文化礼堂成为毛凤年蜕变的“加油站”——她在此学习建始丝弦锣鼓,将传统技艺融入民宿服务,让游客进行沉浸式文化体验。礼堂内陈列的“铁姑娘”奋斗史让她深受触动,毅然加入女子民兵连,从“打工妹”成长为“铁姑娘”队伍的一员。

如今的青花社区,文化礼堂、院线电影院、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阵地,越来越多的人在“铁姑娘”精神引领下投身乡村建设。曾经守护梯田的坚韧力量,正化作推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动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续写新的传奇。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