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宜昌市西陵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两地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上一堂课《同屏生态课 共护一江水》
5月14-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湖北武汉召开。大会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本次大会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会议期间,宜昌市西陵区唐家湾中小学将受邀进行“国家平台赋能长江生态教育新样态”的案例展示。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一所创建不到三年的学校,却已数次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
唐家湾中小学(三峡大学附属中小学)创建于2022年9月。现有教学班62个,学生2751人,在编教师131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大保护、首站到宜昌,嘱托“生态小公民教育要持续抓下去”。作为一所新创办的学校,如何突破生态教育的现实困境,学校管理者决定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上寻求解决路径。
学校党总支书记钱丹是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化资源的先行者之一,她和同事们一起组建的“钱丹团队工作室”,致力于尝试串联国家平台、宜昌教育云与西陵线上教联体平台的教学资源,用数智技术赋能学校美学场景打造,减负增趣、情感互通,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先行先试让“钱丹团队工作室”成功入驻国家平台,并成为平台上的热门省级专家团队。
3年来,唐家湾中小学正是坚持需求引领、应用为王,以国家平台上“钱丹团队工作室”为抓手,构建了“一课多师·优师同堂”的教学模式,主导实施“1个核心校+N个成员校”的教师研修模式,研发了《山水辉映·人城相融》的数字化校本课程。已在平台上传资源5000多个,辐射引领长江沿线兄弟城市同上一堂好课1500余场次,浏览量近百万,全国排名前三。以一个团队引领一个区域,一座城市激活长江经济带,矗立起一方生态教育的数字灯塔。
2025年3月,宜昌市西陵区唐家湾中小学潘知老师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执教物理“双师课堂”
坐拥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学校坚持线下实景与线上数字相融合,以“小先生·大课堂”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利用国家平台,鼓励学生选学“素养课”,担任“小先生”,制作了一系列主题微课,以二维码方式上传和分享,轻松二次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角。校园里形成了国家平台赋能育人方式、融合育人过程、创新育人成效的新样态,长江生态教育的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有灵气。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字化应用水平,学校定制升级了AI智能学伴“慧慧、通通”,通过这两个数字人小导游链接国家平台专家工作室、学校AR数字化博物馆和数字化生态课程等,虚实结合、增添趣味性。
学校研发的校本课程资源《山水辉映·人城相融》,融合12节系列课程资源,融合生态元素、学科内容和数字素养,资源无缝链接国家平台,提高区域生态教育资源数字化水平,提升未来教师学科融合能力和数字素养。
2025年3月,宜昌市西陵区唐家湾中小学潘知老师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学习国家平台“科学公开课”
学校还融汇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社区的力量,串联国家平台等资源中心,将生态教育宣讲的“主课堂”搬到一江山水、两岸青绿的长江边。
“三峡蚁工小先生”、“亲亲江豚小先生”、“护绿有我小先生”活跃在校园的数字化场景中,学生们创作文创作品2638件。如在“亲亲母亲河”专题课中,集结“国家平台名师”、“沙河污水处理厂工程讲师”、“课堂教师”等多位教育专家,引导学生以生态小公民的身份,走进长江大保护教育实践基地,探究水质净化,沉浸式体验“小江豚洄游”。
学校基于国家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案例,分别荣获2023、2024年“教育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和“湖北省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受邀参加2024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主题论坛。
据悉,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唐家湾中小学“国家平台赋能长江生态教育新样态”主题展将持续两天,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交流互动。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邮箱:hsspw@163.com
黄石电台广播热线电话:0714-6261033
黄石广电网融媒体中心:0714-6377835
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黄石有线):9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