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一朵花如何点燃一座城的“诗与远方”?——麻城市以花为媒带动全域文旅产业发展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4-28 | 132 次浏览 | 分享到:

春风又度大别山,龟峰山巅十万余亩野生杜鹃泼洒出壮阔的天然红毯。

4月23日,第七届湖北·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盛装启幕,向四海宾朋发出“花开之约”。

从2008年首届节会的一鸣惊人,到如今龟峰山5A级景区的金匾生辉,麻城以花为媒串联四季,让 “春日赏花”升维为“全年繁华”。这座大别山腹地的县级市,正通过全域旅游蜕变为中国文旅版图上的耀眼坐标。

从“一季花海”到“四季文旅”

五朵金花破局花期短的痛点

2008年,麻城举办了首届杜鹃花文化旅游节,一句“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口号响彻全国,麻城凭借全球最大古杜鹃群落的视觉奇观迅速出圈 。

然而,花期短暂的劣势,一度让麻城陷入“昙花一现”的焦虑。

如何将单一花期扩展为全年可游的多元产品体系?“我们用‘五朵金花’战略破局痛点。”麻城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梅介绍,现在的麻城4月看杜鹃,3月至5月看杏花和山茶花,9月至12月看菊花和玫瑰花,“一季花海”已发展成了“四季文旅”。

4月23日,被誉为“北纬30°最美红飘带”的龟峰山杜鹃花海,再次迎来了“高光时刻”,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花海里打卡,定格最美人间四月天。“太美太震撼了,眼睛根本不够看!”来自武汉的大四学生韩靖一边和小姐妹拍抖音,一边惊叹。

“我们推出了直升机遨游花海和无人机旅拍,创新游客游玩体验。”龟峰山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邱东旭介绍,近年来,景区投入近10亿元,推出龟峰峡、国际运动龟谷、1288观光塔、玻璃栈道、龟拉达等户外运动项目,开设汉服旅拍馆、咖啡馆、品牌奶茶店等特色消费场景。今年还对景区索道和步道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索道一天运力可达2万人,游客不用将时间花在等待上。

让“一季游”变成“四季游”,麻城“种”下更多可能。当最后一朵杜鹃凋谢,五脑山茶花园的百年山茶接力盛放,杏花村的青石板路飘起米酒香,黄土岗菊花高新科技产业园的金丝皇菊在智能温控大棚中舒展花瓣,南湖玫瑰谷的夜间灯光秀,将玫瑰田幻化成“光之花海”。

“人间四月天 麻城看杜鹃”“大别花乡 孝善麻城”“麻城菊花 福泽万家”三大城市旅游品牌效应火爆出圈,麻城以花的名义邀请八方游客。

目前,麻城已成功举办七届杜鹃文化旅游节、十一届菊花文化旅游节、十一届茶花文化旅游节,荷花节、桃花节、紫薇花节、花朝节等节会渐成气候。

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162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21.7%。

从“自然景观”到“精神符号”

文化植入浇灌可持续发展土壤

3月28日,“人间四月天 麻城看杜鹃”麻城市全域大文旅(上海)专场推介会在上海北外滩举行。这场跨越长江经济带的文旅对话,以“乘高铁·游麻城·赏花漾”为主旨,向长三角地区展示麻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独特魅力和别样风采。

当杜鹃花海遇上浦江潮涌,当沪麻高铁缩短时空的距离,龟峰山感受到了“红利”。“较去年同期龟峰山游客量增长50%以上,外省游客占比三成。”邱东旭乐坏了。

如何把“流量”变成“留量”?麻城深知,只有将单一的自然景观升华为文化IP,才是长久之策。

作为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的麻城,以孝感乡为地理与精神原点,将历史记忆转化为现代文化生产力。通过开展“移民文化节”“清明寻根祭祖大典”等活动,将移民历史转化为可参与的民俗仪式;利用五脑山林场、龟峰山杜鹃花海等自然景观,与移民码头、古街等人文遗迹结合,构建“生态+文化”沉浸式体验场景。

为叫响“川渝之根·老家麻城”移民文化品牌,麻城以亲为脉,精心设计川渝宗亲寻根线路,3月22日在重庆开展“寻根圆梦”专场推介,4月15日在孝感乡文化园内举行寻根祭祖大典,来自川渝云贵赣陕鄂豫皖9省30个县市的移民后裔纷纷踏上寻根之旅。

而非遗文化的植入,则更直观地浇灌了可持续发展土壤:麻城花挑、东路花鼓戏等非遗入景区表演,菊花茶、老米酒等地理标志产品,出现在各种推介活动上,实现“文化变现”。

今年,麻城还将大力推进“引客入麻”,实施川渝宗亲寻根圆梦行动、长三角游客挺进大别山(麻城)行动、全国钓友相聚中国钓鱼之城(麻城)行动,拓展研学游、银发游、康养游,发展赏花游、康养游、旅居游,吸引全国游客“游麻城”。

从“网红流量”到“长红留量”

全链赋能激活文旅生态价值

龟塔1288、山体扶梯、杜鹃花王、树冠廊道、天空之境……指尖转换间,龟峰山景区各个景点即可随意变换,仿佛置身景区。游客打开麻城龟峰山景区官网,点击虚拟景区,就可享受360°的视觉“盛宴”。

“我是在网上看到杜鹃花很漂亮,就约着朋友一起来了。”来自湖南的游客朱蕊说。像朱蕊这种“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闭环旅游越来越多。

近年来,麻城建成“智游麻城”全域导览平台,推出麻城全域旅游电商平台和“云游麻城”“云赏麻城”线上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赏景途径。

“我们坚持‘以花为媒、全域联动’,探索出一条‘一朵杜鹃花撬动百亿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冯梅介绍,锚定“中国映山红第一城”的定位,麻城做活“花+”文章,实现从“龟峰山单点引爆”到“杜鹃花海——红色研学——古村体验”的三线联动,过夜游客占比从18%提升至43%。

政策红利的加持让麻城文旅产业发展的步伐更快。今年,麻城出台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对品牌创建、引客入麻、宣传营销、旅游演艺、文创产品、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人才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等8个方面予以鼓励和奖励。同时,还针对长三角游客发布了优惠政策,并与多家知名旅行社达成“引客入麻”双向合作,扩大“朋友圈”。

从一朵花到一座城,从一次节会到全域发展,麻城市正以杜鹃文化旅游节为桥梁,构建“百花齐放”的文旅格局,将“花资源”转化为“花经济”,把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来源:长江云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