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2日讯4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湖北省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数控系统是工业母机的“大脑”,支撑着全球2000亿元规模的工业母机产业及数十万亿级制造业。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企业提供)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超车”新机遇。2021年,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推出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而后,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攻关,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诞生。
“中国工业母机产业整体从数控一代升级为智能一代,迈入世界工业母机产业链的中高端。”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推介会上谈到,人工智能赋能数控机床,一定能引起工业母机制造业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变化。
据介绍,“华中10型”布局有智能底座——硬件层搭配AI芯片与智能传感模块,软件层接入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这样一来,数控机床有了自主学习能力,从“执行者”变成了“思考者”,加工效率和精度显著提升。目前系统已具备相当于两至三年工作经验工程师的智能决策能力,并可通过数据训练持续进化。其开放平台支持企业小模型本地化部署,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透露,华中数控已联合武重集团、秦川机床、创世纪等18家机床企业,推出20台搭载“华中10型”的智能数控机床,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未来,还将实现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等其他智能制造设备的互联互通。
走到世界的前面
4月21日,北京顺义。
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正式发布。
“这一突破不仅是我们对标国际顶尖水平的里程碑,更是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创新‘领跑’的重要转折点。”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说。
台下,一片掌声自发响起。这掌声,送给华中数控,也送给武汉工业母机。当日,武汉工业母机“三巨头”——华中数控、武重集团、华工激光联袂参展,多款高端装备同步发布。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业母机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装备,代表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10年前,“中国制造2025”推出,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被列为“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
当数控机床装上AI大脑,武汉重新写下工业母机的新高度。以武汉为代表,中国工业母机自力更生,一步步走到世界的前面,产业规模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机床工具全部9个商品门类实现贸易顺差。
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交付的中国首台、全球最大吨位的6300吨伺服直驱式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
攻关核心技术: 工业母机全国版图中必有武汉
4月19日,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威奇)宽敞的总装车间内,重载行车吊装起数吨重的设备零部件,工人们围绕着一台台高大的电动螺旋压力机有序作业。
重载型伺服直驱式电动螺旋压力机是解决大型锻件精密模锻成形问题的关键设备,曾经长期依赖进口。距离推出国内首台4000吨伺服直驱式电动螺旋压力机不过数月,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交付中国首台、全球最大吨位的6300吨伺服直驱式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多项设计及性能指标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
1993年,刚刚卸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一职的黄树槐教授创办新威奇,主张以自主创新来突破技术瓶颈。10年后,新威奇成功研制出首台国产电动螺旋压力机,填补国内空白。去年11月,新威奇产品出口日本,实现对工业母机强国的反向出口。
“我们的创新速度非常快。”新威奇相关负责人说。一周前,新威奇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再次启动打造全球首台万吨级伺服直驱式电动螺旋压力机。
“智能熔锻国之重器!”十几公里外的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入口处,8个大字格外醒目。该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海鸥是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历时近20年攻坚,张海鸥带领团队于2019年成功研发世界首台“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新型工业母机。
“3D打印和传统技术的结合,开辟了锻件制造的新方向、新路线,真正走在世界的前面。”张海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就在上月,3D打印的大飞机承力框在东湖高新区面世,这是该技术首次为C919大飞机打印出的高强铝合金“骨架”。
“在全国工业母机产业版图中,武汉是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重要板块。”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武汉发展工业母机优势明显,关键技术打破垄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提供支撑。
作为全国工业母机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湖北拥有5家国家链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550亿元。截至目前,武汉工业母机产业规模靠前,位于全国第一梯队,拥有武重集团、华工科技、华中数控等一批优势企业,在中高端数控机床以及重型通用机床、激光加工装备等领域代表了“国家队”水平。
华工激光研发生产场景。
场景拓展: 半导体激光装备国产替代率将达90%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现场,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携两台重量级激光装备产品亮相。其中,一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只需2秒钟左右就能完成孔径不到0.3毫米的微孔加工。
武汉是中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作为现代高端制造的关键技术,手机、汽车中七成零部件的制造加工都要用到激光。
然而,20多年前,武汉高端激光加工设备基本依靠进口,就连一颗螺丝钉也要花3美元从国外购买。
“正是这颗螺丝钉警醒我,必须走自强奋斗的道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站上“代表通道”的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装备与船舶海洋工程处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武汉工业母机亮点亮、龙头强,但还需要更多丰盈的“毛细血管”,应用场景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要有应用的机会,才能找到问题所在,才能迭代创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介绍,无论是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对国产零部件,还是用户企业对国产工业母机,都存在不敢用、不愿用的问题。
攻关十余年,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飞激光)推出的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其全自动组装生产线,被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锂电池分会认定为国际首创。逸飞激光副总经理米仁兵说:“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
“从长期来看,本土化配套率、采购率还需进一步提升。”米仁兵直言,虽然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可以实现全国产化,但部分零部件在转化率和稳定性上与国际依然存在差距。
武汉正在破题。作为武汉首批10家联合实验室之一,由华工科技领衔、9家单位共建的武汉市半导体激光装备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启动。“未来5年,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有望实现半导体激光装备国产替代率90%。”华工科技总裁助理、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夏勇说。
一周前,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与逸飞激光联合发布“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重点聚焦新一代电池智能装备产业等四大领域,链主定义场景、院所攻克技术、资本助推转化、企业落地应用,协同攻关。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展台。
系统跨越: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于工业母机
“请编写一个直径10厘米的叶轮程序。”4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现场,华中数控展示了“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的智慧能力。输入指令后,AI数控助手迅速回复了一串代码,一键发送到机床。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是决定数控机床功能、性能、可靠性的核心部件。“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将指令域大数据、数字孪生、融合建模等核心技术与数控系统深度融合,使机床首次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高端数控系统长期被国外垄断。陈吉红说:“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中国工业母机发展的关键变量。对标追赶,追来追去,最多‘并跑’。要实现‘领跑’,必须创新超越、鼎新巧干。”
数月前,在市经信局举办的一场“处长讲产业”活动上,该局负责人提出,与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动起来,与数学模型和算法结合起来,用“软硬结合”的方式和思维去发展和升级工业母机产业。
“软硬结合才能推动产品性能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用“中国智脑”装备“中国智造”,华中数控与武重集团、秦川集团等18家中国机床企业共同研制了配载“华中10型”的世界首批20台智能数控机床,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不满足于只做国内领先的设备提供商,还要成为模锻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新威奇以自研的模锻成形设备为核心,结合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多项前沿技术,现已完成数百条全自动化锻造生产线的项目交付。
“今天的中国可以平视世界,底气就来源于强大的制造业。”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机博会上指出,我国仍在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路上,中国制造要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多位受访者表示,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武汉层面,发展工业母机的关键首先还是自主创新、联合创新、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推动产业由“大”到“强”。
“为什么‘世界首台’能诞生在这家小小的工厂?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张海鸥建议,建立有效的筛选机制,精准地挑选有创新性、引领性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逸飞激光工程技术研究院内,方形电池、圆柱电池两条中试线已全面通线,提供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验证。
数公里外,包括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在内,逸飞激光武汉总部基地正在加快建设。“未来,首台套产品的生产和革新性技术的研发、验证都将在这里实现。”
“走到世界的前面之后,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创新。”米仁兵说。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李琴 通讯员张玲)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邮箱:hsspw@163.com
黄石电台广播热线电话:0714-6261033
黄石广电网融媒体中心:0714-6377835
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黄石有线):9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