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一张亮眼的“名片”,全县36.5万亩油菜花海不仅绘就了春日美景,更成为拉动当地经济、促进增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江陵精准聚焦“一朵花、一壶油、一条链”,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油菜花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书写了从“生态颜值”到“经济产值”的华丽蝶变。
每年春季,江陵县资市镇蛇家渊生态公园内连片的油菜花海随着和煦的春风肆意摇曳,绘就出一幅金色田园画卷。在金色的花海中,一列复古风情的小火车缓缓驶过,载着游客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邂逅春天的“诗情画意”。资市镇种植油菜46000亩,近年来,该镇通过完善油菜花海景观,打造了荷兰风车、木栈道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江陵县资市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李家港介绍:“我们开发‘楚王行宫’‘千年银杏’等古文化遗址资源,推动资市镇旅游串点连线,有序推进片带建设项目实施,引进市场主体,通过研学游、春日团建等活动增加人气,提高资市镇的知名度。每年的3到4月份是我们的旅游高峰期,最高峰时日均游客量可达3000人左右,一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
大批游客的到来,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与活力,周边的民宿、农家乐生意火爆。位于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的古榆树共享农庄是江陵的热门网红打卡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徜徉在油菜花海里,品尝着地道的农家菜,感受着乡村的淳朴风情。古榆树共享农庄是湖北省首家由村支部领办、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且无市场主体参与的共享农庄。村民除获得经营分红、务工报酬等直接收益外,还通过土特产销售将农产品就地转化,发展民宿和采摘类、趣味性旅游项目,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党总支书记严瑞云介绍:“每年油菜花开正是我们的旅游旺季,也是农庄的旺季,最多一天可以接待400位游客,营业额每天超2万元,每天的净收入近万元。目前在我们的农庄务工的村民有13人,员工收入分为三块,第一是务工收入,第二是入股股金分红,第三是农产品销售收入,所有食材都来自农户,我们每年农产品采购约200万元,所以给老百姓带来的收入就是200多万元。”
陈之元是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的村民,也是古榆树共享农庄的员工,几年前她辞去城里的工作,选择在家门口务工,不仅收入增加了,还能照顾家人,幸福感满满。陈之元说:“我以前在外打工月收入2000到3000元,现在农庄工作月薪同样是2000—3000元,还能兼顾种植家里的6到7亩田地。如今在家门口工作总收入更高些,同时也能更好地照顾家庭。”
花开能吸金,花落也生财。江陵是全国重要的产油大县、油菜优势产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油菜优质双低率达100%。近年来,江陵县全力推进“一壶油”工程,支持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天助”牌高端菜籽油品牌,并成功入选“中国好粮油”名录,年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江陵农产品的一张亮眼名片。
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胡秀明介绍:“企业与6个乡镇61个合作社签订了22万亩油菜籽种植基地协议,先后推广‘双低高油’油菜籽标准化种植模式。农户将油菜籽直接销售给公司,减少了中间商环节,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对粮食的收储政策,按国家统一价格进行收购,既带动了农民增收,也带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为了做大做强油菜产业,近年来,江陵县平均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油菜产业集群、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油菜轮作试点、油菜扩种等项目,全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30.04万亩增加到2024年的36.5万亩。
下一步,江陵县将进一步提升全县油菜种植水平,支持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荆州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建设,与联农种业等种子生产企业深入合作,争创国家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探索推广饲料油菜、绿肥油菜、菜用油菜生产,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小油菜”成为开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记者:胡嫚嫚、胡威虎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邮箱:hsspw@163.com
黄石电台广播热线电话:0714-6261033
黄石广电网融媒体中心:0714-6377835
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黄石有线):9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