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解码『两山』转化示范地·堰河——党建引领 堰河村的腾飞密码
来源: | 作者:hssdst | 发布时间: 2025-02-25 | 346 次浏览 | 分享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遵循。在湖北襄阳,有一个践行 “两山” 理念的生动样本——堰河村,这个深处中国腹地的小山村,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为全国提供着宝贵的经验与示范。

从山区里的穷山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堰河村的华丽转身,是对 “两山” 理念的有力诠释。湖北之声特别策划系列评论 《解码“两山”转化示范地・堰河》,将邀请专家为您解读堰河村的成功秘诀,探究“两山” 理念在堰河的生动实践。今天,我们对话的是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闫帅。




村看村、户看户
村民看的是党支部


堰河村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转变成旅游热门地,发展令人瞩目。您认为堰河村旅游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闫帅:堰河村的旅游为什么能干起来,而且还干得这么出彩?这里边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和特色,就是堰河村做的“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我们常说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的是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举个例子来说,以开办农家乐为例,最开始办农家乐的时候,老百姓都是一种观望的心态,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谁做了呢?我们可以看到是村里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先试先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累经验,慢慢地给老百姓一种示范引领,这样老百姓就愿意跟着党组织走。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党组织在积累成功经验后,主动将其释放给农户,这就能进一步激活乡村的活力,拓展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乡村产业的兴旺,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这实际上也表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便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


有党组织的有求必应
才有村民的一呼百应


在堰河村的实际发展中,基层党组织是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作用的?

闫帅:堰河村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统领带头作用,积极探索了“党建+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应该说是抓住了产业兴旺的牛鼻子,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植基地,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好地组织了村民跟着党组织走,跟着市场走。

所以说,无论是在大情还是在小事上,我们看到党建引领无处不在,应该是全领域、全周期的。这包括理念的更新、产业的组织实施,以及在老百姓的小事上帮忙、关心关爱,可以说都有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参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富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农村发展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

在堰河村的实践中,我个人有一点印象比较深刻,那就是他们做的“支部联产业、干部联项目、党员联农户”。正是因为党组织的坚强有力,他们能够做到这种示范引领,做到理念更新和深入实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党建+观念转变”“党建+农家乐”“党建+民宿”“党建+合作社”。

可以说,正是在办好一件件实事中,党组织党员干部不断积累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和威信,进而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因为有党组织的有求必应,所以才有党组织带领村民的一呼百应。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闫帅

来源 长江云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