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签”落地项目68个
总投资额896.7亿元
“新春第一练”21个重大项目
“刷屏式”亮相
新版“东楚英才卡”正式发布
第11个“双千”(千人进千企)活动启动
1.05万返乡务工者实现家门口就业
……
二月的春风
吹开了新绿,蓬勃了万物
黄石正奋力以“点石成金”之势
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
加快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厚积薄发 提升城市新能级
“攻”战略高地,“守”内部协同——题解
时光壮阔,岁月浩荡。时间真实记录着奋斗的足迹——
过去的一年,黄石聚力建功战略支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多点突破向全面提升,由速度领先到总量跨越,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腾飞。
这一年,黄石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1%、12.6%、12.2%、7.9%、5.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黄石新港码头公水铁三式联运货场
· 看总量,“稳”字贯穿、“好”字添彩。2024年黄石建成投产重大新工业增长点90个,新登记市场主体4.7万多户,民营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实现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从2022年的2000亿元到2023年2200亿元,再到2024年的2305.8亿元,黄石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 看速度,实力提升、排名上升。2024年黄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省第1;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增速全省第1;单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1;大财政体系建设“全套试点”、“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评估、“数公基”试点验收评分等均居全省第1…………
· 看平台,能级持续扩大,开放活力奔涌。首创“江海直达+长江班列”物流运输新模式;临空科创、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先后建成开园;黄石货源占鄂州花湖机场周边集货总量24.4%;黄石新港成功迈入中国内河亿吨大港行列,成为全省第四座亿吨大港。
· 看后劲,高质量成色越来越足,发展动能不断增强。2024年黄石规模以上企业增至92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900家,26家企业入选全省百强企业、百强制造业企业。
黄石港临空智造产业园
种子还会发芽,万物依然生长。奋进在“积厚成势、点石成金”的关键时期,黄石牢牢把握省委提出“经济总量冲刺3000亿元”的重要要求,把今年确定为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的“整体提升之年”,重点抓好“四大整体提升”。
何谓“四大整体提升”
相关人士解读:
· 以实施工业提质倍增工程,提升产业能级
· 以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提升创新能级
· 以统筹全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能级
· 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升开放能级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黄石在服务和融入全省支点建设大局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主动对标对表,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省大局添彩。
意气风发 跑出发展加速度
“攻”新兴产业,“守”稳健发展——题解
过去的一年
黄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黄石未来科技城
当春天的种子在这方热土破土而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产活力、经济数据的跃动,更是一个工业城市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答案的坚定决心。
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工业之于经济,是稳大盘的“压舱石”;制造业之于工业,是拼实力的“定盘星”。
黄石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引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冶特钢公司钢管生产线
大冶有色、大冶特钢、华新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实现了扩量倍增;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精准医疗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实体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也是生力军,最能敏感地觉察到创新需求的强弱、创新措施是否有效、创新成果是否为市场所接受。
晶芯半导体无尘车间
从40纳米干到20纳米,再到19纳米,晶芯半导体(黄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芯半导体)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之路。
2020年下半年,晶芯半导体晶圆再生项目落户开发区·铁山区。2021年6月全面量产,实现了国内晶圆再生进口替代。当时,该项目技术路线主要针对国内集成电路40纳米以上应用。随着国内集成电路飞速发展,对晶圆再生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做到26纳米、20纳米。
开发区·铁山区产业园区
2021年9月,该公司投资重金建成了晶圆再生创新工作室,对关键的原物料进行品质监控,工艺提升,成功开发出了20纳米工艺制造新技术。后不断迭代的中芯国际又提出19纳米工艺制造新技术。面对挑战,晶芯半导体启动扩产计划,项目达产后可年产480万片12寸再生晶圆。
上达电子生产车间,工人正有有序操作设备
瞄准未来,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新质生产力成势处,必定是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新动能。新的一年,黄石锚定“规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100家”的目标,以“四抓四提升”的奔跑速度抓发展。
瑞视光电
何谓“四抓四提升”?
市经信局相关人士解读:
· 抓总量突破,提升工业强市支撑力;
· 抓项目攻坚,提升重大项目牵引力;
· 抓“三线并进”,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
· 抓智改数转,提升实数融合驱动力。
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厂房林立
围绕“四抓四提升”,黄石实施工业稳增长加力、优质项目支撑、集群强链聚力、实数融合赋能、助企服务提升、固本铸魂强基等“六大行动”。眼下,黄石工业企业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全力冲刺一季度工业经济的“开门红”。
英姿焕发 绣出城市高品质
“攻”要素畅通,“守”品质生活——题解
如果要赋予黄石一种色彩
答案毋庸置疑是绿色
↓↓↓
黄石城区
过去的一年,黄石 11个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长江、富水、王英水库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新管网、新路面、新花坛、新食堂、新电梯……作为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黄石港区天虹社区建成了“五新”社区。
柯尔山—白马山公园
青山绿水相辉映,再踏层峰望眼开。绿色生态画卷的背后,是黄石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不比城市规模比品质。黄石聚焦提升城市品质,通过升级街区业态、传承城市记忆、改善民生福祉,奋力打造武汉都市圈生态文旅宜居城,不断激发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文化、人居环境的活力。
文明交通
为解决好居民“上上下下”的难题,黄石积极探索出一系列加装电梯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截至目前,列入2024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3000个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已完成4120个。全市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22部。
加装电梯的亚光社区宏维小区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支点、强县域,以空间融合塑造新格局,黄石推进大冶湖新区建设,推动黄石城区与大冶城区同城化发展,建设阳新县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承载区,打造宜居宜业的县城空间尺度,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
美丽富饶的富川大地
城乡融合发展,根基在乡村。黄石不断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文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等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办好就业、教育、保险、医疗、饮水、道路、信息“民生保障七大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和美乡村建设。
阳新县陶港镇官塘村柏树下湾
以乡村治污为例
2024年
黄石完成38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81%
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污水治理目标
乡村之美,美在千姿百态。城市文明与乡村风情深度融合,黄石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加快形成,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大冶沼山村
春启新程,万物迎新。黄石正以昂扬之姿,在全面绿色转型、乡村全面振兴、文化创新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四个方面”提质增效,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牢粮食安全,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点石成金,活力黄石;英姿焕发,美丽黄石!
蓄势待发 夯实发展硬后劲
“攻”项目建设,“守”营商生态——题解
一年之计在于春
开局起势见精神
抢抓重大项目投资落地
是经济硬实力的“晴雨表”和发展的底气支撑
“新年第一签”“新春第一练”
成为黄石新年开跑的第一棒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过去的一年,黄石以非常之识、非常之举、非常之力“抓项目落地、抓项目入库、抓项目投产”,以重点项目求突破之举、聚升级之能、谋增长之势,打出多记组合拳。
这一年,华鑫钢铁智能制造等十大项目如期开建,远大医药制剂工厂等十大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湖北优科绿色精密制造产业园等十大项目基本建成或投产。
项目建设“落地有声”必定是招商引资“大步快跑”。2024年黄石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8个、总金额3167.5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6.8%,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新的一年,大冶湖核心区谋划出了61个项目,总投资306.85亿元,确保黄石市总部经济园等十大项目年内竣工。
目前,黄石正推动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奋力在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整体提升的目标上加速奔跑。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过去的一年
黄石突出改革为先,瞄准“一流”
凝心聚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让创新活力不断奔涌
围绕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黄石协同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协同的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理。如今的黄石,办事流程显著优化,办事方式更加多元,办事成本有效降低。
喜讯和荣誉是努力的见证、成就的结果,总能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重商亲商、重企惠企的真功实做——
市域发展指数、全国“百强县”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这一年,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监测报告2024》中,黄石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位居全省第三。
在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大冶市居第49位(较上年前进9位);在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大冶市居第6位,阳新县居第48位(较上年前进36位)。
人勤春来早
黄石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以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为契机
加强与全国、全省“十五五”规划对接
改革增活力、项目强支撑、规划谋长远
……
在时间的刻度中
黄石蕴藏着勃勃的生长力量
(记者 梁坚义)
来源:黄石+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邮箱:hsspw@163.com
黄石电台广播热线电话:0714-6261033
黄石广电网融媒体中心:0714-6377835
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黄石有线):9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