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黄冈从农业唱主角到工业挑大梁
来源: | 作者:hssdst | 发布时间: 2025-02-19 | 65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1年,1012亿元;

2018年,2035.2亿元;

2024年,3216.65亿元;

GDP总量首破3000亿元,对黄冈而言,不仅在于总量的跨越,还在于增长动能的转换,带来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

工业贡献占比超过40%

历史性的突破,只有放在历史维度中考量,才愈发彰显价值。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黄冈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3.83亿元。黄冈GDP从1000亿元跨入2000亿元,用时7年;GDP从2000亿到3200亿元,只用时6年。

放眼全省,黄冈GDP增速6.2%,分别比全省、全国高0.4个、1.2个百分点;黄冈GDP占全省比重,近五年由5.0%提高到5.4%。

“面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我们经济规模实现跨越的用时在缩短,在全省的块头变大,这充分体现了黄冈经济发展的成色。”黄冈市统计局干部王小兵说。

从产业来看,一二三产占比为18.9∶33.0∶48.1,这个传统农业大市的第一产业占比降到20%以下,以工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30%,其中工业增加值828.80亿元,增长9.3%,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8%,表明黄冈工业挑起了“大梁”。

在王小兵看来,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的背后,是黄冈经济结构和质量的持续优化提升。

三大新兴产业规模均破百亿

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加速跑,是黄冈工业挑大梁的底气之源。

纯度达到99.99%,拥有100多项专利,尚赛(黄冈)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新材料,既为武汉光谷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面板巨头配套,也成功进入三星、LG等国际品牌供应链。

“我们生产的材料能使面板发光效率提升10%。”尚赛新材料负责人穆元元说,去年6月一投产,订单就不断涌来,当年产值达5.2亿元。

光电新材料产业是湖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等生”,依托“研发在光谷、生产在黄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冈”这一产业协同优势,围绕长江存储、华星光电、712所,黄冈去年一口气引进2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30亿元。

黄冈是典型的农业大市,长期面临“工业腿短”难题。对此,黄冈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连续41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均过百亿元。

弧光闪烁中,焊缝误差不到1.5毫米。位于团风县的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以技改赋能,智能焊接机器人大显身手,助力企业产值突破70亿元,成为“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

黄冈市经信局局长曾晓东说,黄冈工业技改投资去年增长14.6%,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1家,今年将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进1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全年实施技改项目350个以上。

“鄂东粮仓”迈向价值链高端

一株蕲艾,卖干艾叶每公斤15元,加工成艾条可卖45元,做艾灸服务可增值到100元。

一只大别山黑山羊,80斤毛羊仅卖2400元,进入盒马鲜生供应链,实现综合价值5000元,翻了一番。

它们身价的上涨,源于黄冈市实施的“一品一链、多县一链”工程。

黄冈大宗农产品体量大、特色农产品数量多,但二三产与一产脱节,种植养殖得不到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有力支撑,产业链、价值链较短。

围绕蕲艾、蛋鸡、中药材、黑山羊等主导产业,黄冈倾力打造12个农产品特色供应链平台,让大别山物产更好出山。

蕲春县让蕲艾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互通的完整农业产业化体系,去年产值达到16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全国每100枚鸡蛋就有1枚产自浠水。去年2月,浠水组建“蛋多多”供应链公司,线上提供拼单集采、交易撮合等服务,线下提供检测、金融等功能,带动2万多农户上链增收,2024年产值约83亿元,今年目标直指120亿元。

做好“土特产”文章,黄冈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11亿元,增长3.7%。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